第二节 天台止观法门的殊胜
佛法中,修习八万四千法门,都能了脱生死,非常殊胜。但末法时期,最适合于现代人的根性,莫过于修习天台止观法门。因为法门虽多,一向所修莫过禅净律密教,在下可作一一的讨论。
一禅宗:此宗开创以来,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妙则妙也,但只能接引上根,中下之辈,穷年皓首,莫能入门。况末法时期,利根者又有几何?纵属利根人,禅堂参究,如果没有明眼人画龙点睛,终难成就。在此末法时期,若无福德因缘何处找善知识呢?而天台止观依教修心,解行并进,无盲修瞎炼之偏,无走火入魔之失。上根者,一生成就,中下之人,依次修行,有路可进。又日本关口真大博士认为佛法特质在禅,禅在中国佛教中发展为达摩禅和天台止观禅两大主流。达摩禅是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贯佛法的全体为宗旨。天台禅则是教学纵横,勿使盲目悟修为指归。所以说,处此末法时期,修天台止观禅最适合现代人的根性。如果有心于修道者,欲此生即要成就者,不可不修天台禅也。
二净土宗:净土法门尤其殊胜,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最直接最稳当。古德赞云:“不须三劫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诚为不可思议微妙法门。单以成就者数字来说,无论禅密二宗,无能出其右者。但在末法五浊恶世时期,人心险恶,福轻业重,纵使百闻即发真信,实为困难。所以弥陀经中称此净土法门为稀有难信之法。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纲要,如果有一丝不信与怀疑,纵然一句弥陀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西方岂能得生。又蕅益大师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可知修净土者,若对世上财色名利亲眷子女等有一丝染着,未能放开,生净土即成障碍,此生又将空过。而修止观法门,纵然心存怀疑,只要如法打坐,即可得定发禅,全无信根之人,仗此实证也能开发信心。又人之所贪无非五欲,天台五停心观正是对症之良药,所以求生净土有障碍者,不可不修天台止观。
三律宗:戒律是修持之基础,是佛法之根本。《佛遗教经》中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又《楞严经》云:“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此可知,持戒目的是在禅定的修证,修定的目的在于无漏智慧的开发。而天台智者大师一向所提倡的止观双运,正是律宗的后盾,因为止是禅,观是慧。所以经上说:“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可见戒律是止观的基础,无须怀疑了。律宗的大成就者道宣律师在《高僧传合集》284页里面赞叹天台宗智者大师曰:“博听经论,明闲慧戒,然后归神摄虑。凭准圣言,动则随戒策修,静则不忘前智,固当人法两镜,真俗四依,达智未知,宁存妄识。如斯习定,非智不禅。则衡岭台崖扇其风也”。可见道宣律师对天台止观是非常赞叹的,并对禅宗有严厉的批评:“倡言五住久顷,十地将满,法性早见,十智已明。相命禅宗,未闲禅字,如斯般辈,其量甚多”。意谓禅者们,动言五住烦恼已尽,十地已满而成佛了,其实连禅字都没认识。天台禅的殊胜在于依戒修行。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中讲二十五方便,就特别强调持戒清净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若能发扬光大止观法门,非但能契合佛祖之心意,更能扶持末法戒律之衰运。所以天台宗与律宗关系非常深厚,天台大师得法华三昧,以诸法实相建立禅观教律,摄受一切徒众。又写四分律疏,并疏梵网经等,后来宋朝灵芝律师完全依天台教义阐扬律宗,立圆顿戒体。律宗之前对戒体的解释多依法相,自此以后,则宗天台。
四密宗:此宗修法,虽极殊胜,但稍一不慎,即会反害自己。因为密宗在历史上为了生存,曾经大量地吸收婆罗门教的修法,融合佛法理念的解释。如果没有很好的经论基础,即易堕落外道行。据密宗规定,需学十二年的经论基础,才可修四加行。三年后才可修本尊。为防止修行偏差不得不这样做。但人命无常,朝夕难保。不如天台解行并进,即学即修,不需担心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差错。密宗里边规定,若犯了三昧耶戒,即堕入金刚地狱,十方诸佛都没办法救,唯有自己的上师才可救。假如你跟了一位凡夫的上师可就麻烦了,他也没办法到地狱去救你,等到上师成佛了再去救你可就悲惨了。假如上师自己也进地狱,岂不更惨。如果修天台止观的话,智者大师引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而且修止观不需立坛供养,随时可修,不需千里求师,止观一本就是善知识了。我们能在末法时期尚能有缘遇到如此殊胜的法门,当生珍惜难遇想。又根据太虚大师对台宗与密宗评价云:“密宗特色是即身成就,一生成佛之说。天台圆教也说,在凡夫地证诸佛如来三德密藏,顿超之法,可以说不相上下,但天台宗更善巧于密宗的有六即义的树立,密宗即身成佛之义,只是六而常即之义。不能即而常六,而天台非但六而常即,更能即而常六。此为略胜一筹于密宗,并可纠正密宗的此一缺点。”
五教宗:教宗是指三论、唯识、华严等,依此之宗而成就者,据《高僧传》所记载并不是很多。太虚大师说:在唐朝慧能大师以前,修禅观者大多依天台止观禅,到六祖慧能大兴禅宗,一直到宋朝,天台历代祖师弘扬的一心三观禅法与禅宗的祖师相对抗,特别是宋朝天台宗经典从朝鲜取回而中兴,而与禅宗平分秋色。到了元朝以后,天台祖师却大半流于净土,造成了天台禅法的衰落。由于天台祖师只注重教理的弘扬,而不注重止观,本来教观双美的天台宗被人误判为教下了。在唐朝之前修止观成就者《佛祖统记》中记载很多,此不繁述。
现在学唯识的很多,但法尊法师说:“唯识亦仿取天台······所立观法之名,而谈修唯识观。唯识宗在唐后虽有玄奘法师翻译《瑜伽师地论》,但谁依之修。又现在人虽学过百法明门论、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八识规矩颂等,却没个下手处。而天台立四教,说理清楚,分四种止观,层次分明,一学即可掌握,有立竿见影之效。”
又三论宗、成实宗、华严宗者,法尊法师(文集第21页)曰:“成实三论之宗派,亦由彼时而始立。唯其成实与三论,仍仅讲阐法相及破立之理论,至于学三论及成实者,应当如何依三论及成实而修行,乃至现在,曾未见有谁问之及谁释之。此是余见闻之狭小耶,抑中国佛法实如是耶?尚望三论诸师,有以教我也。”
又云:“贤首大师之华严,较之天台而尤晚,故所唱之高调,当然亦更玄之百倍。此宗学者,谈理则必十玄六相,判教则必圆明具德,境观必须事事无碍,周遍含融,如是方满私衷之欲望。若有教之以小始行位及观行,必急睁怒眼而怪之曰:汝欺我耶!汝岂知我非圆教之机乎?”
天台圆教是最利根者而修,法法圆融,无法不包。圆教之修法举一乘无不同时修证三乘所有之内容。说三乘修法时,无不趋向于最高之一乘。大乘圆教行人并非舍三乘方法而独修一法,故而称之为一修一切修。开权显实,即三乘是一乘,并非离三乘而可修。显实开权,一乘为三乘之整体,因此一证一切证,证三乘之果德而趋无上圆满之菩提。
所以天台止观,针对大小根性不同而设立不同层次的修法。教理大小俱含,层次分明,修行止观,证悟清楚。有心之人只需学了蕅益大师的《教观纲宗》法本,你就可以把握住了所有佛教的教理与修证的纲领了。台湾慧岳大师说:“中国佛教的教学思想中,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是精致于理论而贯穿哲学的极致,禅、律、密、净等,却独着重实践为指归!然在各宗中,能理论和观行兼备教观双美的宗派,那就要推让天台宗的教学” 。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