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此约寿命解释立名之义,彼佛非仅光明无量,就是寿命也是无量无数的,故阿弥陀又译为无量寿。大本云:彼佛寿命不可称计,假使十方世界众生皆成声闻缘觉,竭其智力,于百千劫中悉共推算不得穷尽。此是由彼佛因地所发第十三寿命无量愿所成就的。愿云:设我成佛时,佛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不取正觉。今已如愿成就,故名无量寿。
寿命的长短是以身命生灭为标准,当知佛的身命有三,而寿命也有三。
法身:自性清净身,是以理性为寿命,无有形相,也无始终,万古不变,不生不灭。
报身:即受用身,是以智慧为寿命,由修一切功德圆满所成就的,是一得永得,虽然有始,但是无终。
应身:即示现身,是以因缘为寿命,乃随机感而成,示现生灭,它是有始有终。这是由因缘之胜劣而感寿命之长短,现所说弥陀无量寿,乃胜因缘所感之应身寿命。依此应身寿命,也有期限。因为彼佛已有入灭的时候。经云:彼佛入灭后,由观音补位,佛号为‘普光功德山王佛’国号为‘众宝普集庄严’可知,虽称无量二字,乃一种形容词,是说彼佛之寿命,非凡夫小乘智慧能够算数而得知者。故暂用无量二字称之。是一种极赞彼佛寿命久远之意。(如此方大海无边等话)可知彼佛应身虽称无量,乃是有量中无量,若法身报身万劫永存不生不灭,无有终点,无有期限,乃真是无量中之无量。
“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此句正是指说寿命无量之文。彼佛寿命无量,一切人民寿命也无量。劫,梵语劫波,译为长时或时分,时节。印度最短为刹那,最长为劫波,劫分有大中小之分等。小劫: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中劫: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大劫: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
‘阿僧祇’:此云无尽数,是印度十大数目第一单位。大概算法是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一千个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为一阿僧祇劫。下十数倍倍增。第二个是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故彼佛寿命非止一大劫。乃是无数大劫,又非一个无数大劫,乃是无边无数大劫;更非一个无边无数大劫,乃是无量无边无数大劫。故曰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此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乃西方本土数,华严经云娑婆一劫,为极乐一日夜。
问:往生极乐的众生,如何能得同佛一样无量寿呢?
仗佛愿力所感;二、仗本如真性力,即仗自性本不生灭力也。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法会大众虽知彼佛得名之所以,然犹不知彼佛成道,至今多少劫数,故明之,弥陀如来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大劫。日日都在彼土讲法,若一生净土,可以常随佛学,同佛寿命一生即可成佛。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上明教主,今说化伴,有主必有伴故,兹先明声闻。
‘声闻’:闻佛音声而悟道故名声闻,内分四级,初果须陀洹,此云预流;二果斯陀含,此云一来;三果阿那含,此云不来;四果阿罗汉,此云无生,共尽见思惑,名为四果罗汉。
皆阿罗汉(以上已说)拣别不是前三小果。文中不言缘觉,摄在声闻中故。
‘非是算数’:声闻人数之多,超出算数之外,难知难说,故以无量无边非算数所能知者称之。大本云:假使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同目连神通,欲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神力百分中不能得知其一。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诸者不一之谓。指十方以及四教或十位乃至等觉无不往生,以有如是多方多种故以诸称之。
‘亦复如是’不独声闻,诸菩萨众,亦是同等无量无边非是算数所知也。上来菩萨声闻闻佛说法,小机别悟成声闻,大机则悟成菩萨。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总结上文佛光、佛寿,声闻菩萨等之庄严,文虽与前有异,义则不同,前乃结成依报庄严,此则结成正报庄严,极乐正报化主化伴,悉皆无量胜妙庄严。一一无非弥陀不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第十二愿云:设我作佛时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此乃弥陀大愿所成就之无量光庄严也。
第十三愿云:设我作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此乃弥陀大愿所成之无量寿庄严也。
第十四愿云:设我作佛,国中声闻,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此乃弥陀大愿所成之无量无边声闻众之庄严也。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意。此乃弥陀的大愿所成就菩萨庄严也。
以上种种庄严皆悉弥陀无量行愿功德之因,为能成就。光寿化伴为所就。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上文自从七种行树罗网起至此是明依正之文。共有五番庄严,极乐之义可见也。
以上总释正宗文第一科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此科为既闻极乐依正庄严而生信者,导其依信发愿求生彼国,以获出世无上殊胜因缘,可横超三界,永了生死,圆证不退毕竟成佛。故我佛慈悲特举此殊胜圣位以亲之。令其欣慕而速发愿求生。故对舍利弗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既生至极乐国土,虽是初生者,悉皆得到不退,故云众生生者,不退有三种:位、行、念。今据此土四教明三不退转位。
一、位不退:藏教的初果阿罗汉位;通教见地圣人位;别教初住菩萨位;圆教初信菩萨位。此四教之位皆初断见惑,初入圣位,乃不退于凡夫之地。名为位不退。
二、行不退:通教菩萨位、别教十行位,圆十信位,此皆断思惑并破尘沙,广度众生,不堕于二乘三位,名为行不退。
三、念不退:别教初地为,圆教初住位,俱初断无明,亲见佛,得无生忍,心心自然流入妙觉性海,一生成佛,名念不退。总而言之,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方证念不退。
不退:
大乘不退:念佛众生不论二乘的根性,一经生到彼国唯有进趣大乘,更不退转为二乘。
已得不退:前已曾得,生彼国者,更不退失以前功德。
未得不退:前未得者,今当得,更不退转不得。
此外所说不退,不但指彼国久修之士,即初生者,同样如此。在此土虽五逆十恶,若肯回心发愿念佛能带业往生。虽居下品,亦得三不退。为恶业往生,如:唐张善和,屠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十头作人言曰:汝杀我。善和告妻,急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谓云:经言,若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至心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善和云:地狱至急不暇取香炉矣,即以左手擎烛,右手拈香,向西方厉声称佛,未满十声,遂云:佛来也,已与我宝座,言讫而化。
清、吴毛青阳人,平时持斋念佛兼行众善,左良玉兵渡江,合家避去,毛独居守,兵至被七枪而死,乱定。家人反,毛又苏曰:我以宿业,当受猪身七次,因今生斋戒念佛,以七枪散怨,今佛来接引,往生西方矣。语毕,合掌而逝。事在顺治元年,一生彼土便得不退,若非弥陀愿行之力成就众生,岂能如斯殊胜。在十方诸佛国土无如此方便阶位。诸法门中亦无此胜妙法门。彼土不退据智者大师十疑论云:有五因缘:
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长故得不退。
水鸟树林风声自然乐响,皆能演法,使闻者常念三宝,故得不退。
纯诸菩萨以为胜友,故得不退。
寿命永劫,与佛齐等,常见佛故得不退。故古德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因娑婆世界修行特别困难,处处有障道恶因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故不发道心则已,一发道心,就有魔事捣乱,令人身心不安。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