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官网
108 二十五方便法 行五法 精进 念 六行观 能杰法师 天台四教仪

播放:0 时长:01:27:36 更新时间:2021-12-20

甲二、精进

精进分二种。身精进,即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情况下,尚能坚持修习禅定。二指心精进,即指心不退失心中不夹杂不间断系于所缘境。智者大师说,行者为了修习禅定,严持清净戒律,舍弃五种盖障,在修禅定时,初夜和后夜都不浪费懈怠就像钻木取火一样。未燃之前,终不休息,这样的修行,就叫做精进善道法。如佛说,诸佛勤精进,证得无上觉,更何况其他凡夫呢?

甲三、念(分二)

即指以六行观观想,厌恶欲界的各种苦厄,一切受用粗劣污秽,以及身体很多障碍,亦即观想欲界不净,欺诳卑贱。如此观想之后,心中系缘上界的殊胜,微妙和出离,并观想初禅的尊重可贵。

六行观的六种观修方法

可以分为二个方面来讲,A.果位上说明,B.在因地上说明。

乙一、在果位上说明

  先根据欲界果上来说修六行观,即指厌恶欲界的苦厄,粗劣、污秽和障碍。亦即厌恶欲界身心的粗重。行者应当这样的思惟,今生所得到欲界报身,忍受饥渴、寒热、病痛等八苦逼迫,所以是苦厄,这是极为痛苦的。所谓的粗劣、污秽、行者应思惟此欲界之身是由三十六种物、大小便等恶臭污秽之物所组成,这些极为粗劣污秽。所谓障碍,即指欲界身体,具有形质上的障碍,没有自在可说。如被山河石壁所隔阻等,所以称为障碍,这样观想就称为厌恶欲界的三种行法。

又根据色界果报来说,所谓系缘上界殊胜,即指思惟色界的快乐,属于殊胜之乐,实超过欲界中的非真实之乐。所以获得色界之乐即胜过欲界的苦乐,这称为上胜。又所谓上界妙,即指获得色界身,就像镜中的影像,虽具形像却没有质碍,这就称为妙。又所谓出,即指到初禅时获得五通能够见到原先被障碍住而不能见到的事,山河墙壁所不能隔阻,所以称为出。这样观想就称为欣乐上界的胜妙出的三种观行法。

乙二、在因地上说明。

先从欲界的因地上来说明,所谓厌恶下界的苦粗障,即指行者应当作这样的思惟,欲界的报身所起的种种想法,都是缘于贪欲之心,因此不能出离欲界。如佛说,一切众生都被爱欲所使,做爱欲的奴隶,所以是苦。所谓粗,即指此心系缘于欲界的色声香等五尘上散乱动念而起猛烈恶业,所以称为粗。所谓障,此心恒被贪等三毒烦恼所盖覆,不能清净,所以称为障。因此生起对于欲界的厌离就称为厌下。

其次从色界因地上说,所谓胜妙出,即指行者应作这样的思惟。所谓胜者,即指初禅所获得的上界殊胜之乐,是从内心发出来,所以称为上胜,而欲界的贪欲之乐,是借助于外界五尘而产生的,此中具有烦恼、嗔恨、怨仇诸业,这是下劣低级的快乐,所以不如色界的禅定快乐。所谓妙,即指禅定之乐如如不动,成就种种微妙的乐法,所以称为妙,此乐相比欲界的贪欲之乐骚动不安所以称为粗。所谓出,即指初禅以上已脱离五欲盖障,所以称为出就如泉水不从外来而是从内部涌出来的。因此对于上界生起欣求的心,就称为欣上,厌下欣上合为六行观。

智者大师说现在借助于六行观来说明解释“念”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有人问说,现在是谈论佛弟子修禅的方法,怎么以凡夫所修的六行观作为介绍呢?这是因为既然是说三界中内外道共同修的禅定法门,亦应该要知道它在因地上的行持方法。如果是佛弟子得定后运用苦无常、无我、、如疮、如病、如刺等八圣种观法,而生起四谛下的十六行观,把离欲作为自己的追求,逐渐进入初禅,这样的修持就没有过患了。


上一页: 109 二十五方便法 行五法 巧慧 一心分明 世间禅定修证次第 初机人先修止 能杰法师天台四教仪
下一页: 107 调五法 入定时调心态 涩滑相 住出禅时调身息心 行五法 具欲心 能杰法师 天台四教仪
在线留言
全部评论(0)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