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官网
030 正说 经题 正解经题 别题分释 佛 应化事迹 佛说阿弥陀经 能杰法师

播放:3 时长:1:16:14 更新时间:2022-01-03

戊四、释迦佛的应化事迹

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早已成佛为了度化众生,所以应化十方。二千年前的众生因见佛的缘成熟,感得释迦如来降生应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待到众生应度的都已得度。未度的也种了得度的善因,于是释迦又示现入灭。其实并没有生灭,只是假现生灭。下举喻来明此理,天上一月喻佛真身。水中月好比应化身,有水处即有月形。喻有缘处即有佛应身。某处水干了没有了,月形也就没有了,喻某处众生与佛缘尽了,佛也就没有了,水干了,水中月也没了。但天上真月依然存在,喻某处众生与佛缘尽了,佛不见了,但佛真身依然存在。或此处水干了,他处有水,月影依然在,如佛在这世界不见了,又在他世界里度化有缘众生。所以佛是不生不灭的。佛示生示灭真正的含意是在警戒愚迷的众生,使我们觉醒人生的无常,鞭策我们勇猛精进求解脱而已。据经记载,释迦如来这生的应化开始是先在欲界第四天兜率内院观察人间长受生老病死痛苦,寿命短促等。一念慈心,不忍众生苦,机缘成就,不享受涅槃乐,才来降生人间度化众生的。

据经记载,佛降生人间必须时、地、人,三者具足,才能降生的,所谓时:即本师昔誓,人间人寿百年在五浊恶世时才来度化苦恼众生。地:必须在三千大千中心,有金刚轮处,堪能不然即陷。人:即众生大小二乘众生机缘成熟。并及堪能怀圣胎女人,必具五种德行,所以释迦在兜率内院知道人间时机已到,便观察何地、何人可以降生,便见迦毘罗卫国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心。何人堪怀圣胎,便见卫国正宫娘娘,堪怀圣胎。于是引出释迦如来应化人间一段因缘。其国种族起源也属黄种人。

在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迦毘罗卫国,国王名叫净饭王,正宫名叫摩耶夫人,夫妻清修梵行,所以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唯一忧愁即正宫娘娘年过四十无子。正宫劝大王另立正宫,大王说你我夫妻恩爱,岂可背弃。所以无子,实是我德行不够。我当广行仁德,自有子来,夫人免生忧心。夫妻说后各各安睡,即在当天夜里,夫妻各做一梦,见一六牙白象。太子出生,八龙吐水,足迹莲花,指天指地。母生忉利,姨母代养,五谷丰登。阿私陀占相,大臣取名,七岁读经,十岁习武,象塞门口,十二岁郊外见鸟食虫,互相吞食众生可怜,欲怀救济,已生修道之念,十五岁上升虚空,十七岁太子纳妃比武因缘。

出游东门,太子久居深宫,欲到郊外游赏大自然的风景,父王传旨文武大臣各七宝轮车,百官导从,前呼后拥,走出王城东门,万民观瞻,太子在人群中见一老人,发白面皱,曲背扶杖,走路不便。太子惊问斯是何人,答曰老人。太子心想,光阴像流水,人自出生后,不知不觉的一年年的虚度龙钟衰老,转眼就到。我现在虽是享受着富贵荣华,但这个身体也免不了要衰老,到那时耳聋眼花,精衰力竭,待命无几,行归于尽,为什么芸芸人类,不早省觉呢。想到这里,心生忧苦,便下令返驾回宫。国王听说太子不乐,便召集大臣,造春天花园。过一段时间,太子尚在思维人生道理,沉默寡言,于是劝他再游南门,下令不有老人。见一病人,面黄骨瘦,形容枯槁,气喘呻吟,倒在路旁,太子叹曰:四大之躯,真是苦本,然而世人偏偏在无端追求虚假欢乐,执迷不悟。人生害病的时候,最是痛苦,但都在壮健时代贪娱女色,斫伤身体,或饮食不节,四大失调,疾病缠身,百节疼痛,坐卧不安,人生在世,突同月影,一刻不静,太子怜悯病人,解下百宝相赠病曰:我要命也,不为财,你能给我命吗?太子震惊,心生状怖,不愿再游,吩咐回宫,父王得知,恐子出家,命造夏,并命能说会道优陀夷为太子友,以劝说太子不可出家,但不能转变太子念头,后来太子又想出游,王想东南二门,遇见都不吉祥,今翻令出西门,并下圣旨不许有老病者出现,谁知才出西门,就碰到一个死人,直挺的僵卧着,瘀血流溢,臭移难闻,太子问夷陀忧,不敢回答,促问再三,方对他说,这是死尸,人身贪恋五欲,不知无常到来,刻不相留,纵然至亲,不可代替,如此死苦,人所难堪,太子惊叹曰:生在世时,贪名利色吃,不料一死之后,不过如此。生前所有的东西,一点也带不去,连恩爱的父母兄弟,夫妻,儿女都永远的分别了,连那身体还要脓血溃烂,虫蛆攒食后,只剩的白骨一堆。人们贪染爱欲,所以沉沦苦海。殊不知有会必有离,有生必有死,世间那有不死之人,我虽贵为太子,也难免要死,必须要急求能够脱离老病死苦的方法才好。太子越想越苦闷,便停止出游,还归王宫。父王得知便造秋园,并命挑选美女,进宫服侍太子,日日歌舞娱乐,但在春夏秋三园里,并没有被打动修道心,过了几时,太子又想往北门出游。父王闻知令不许有老病死,应庄饰道场,布置胜景,文武官员陪着太子乘马出游,忽闻有孩啼声,问何故,白出生也,太子叹曰:北门出生,西门死,东门老人,南门病,实人生无常也。正在叹中,忽见一个人,圆顶缁袍,十分威仪,一手托钵,一手执锡杖,徐徐走来。(此为帝释天化身)太子见了,下马慕敬问,你是何人?曰:我比丘也,因为老病死苦,所以出家修行,知世法无常不实,我以真实佛道,破生死根本,勤修戒定慧,降伏贪嗔痴,不贪色声香味触法,脱离老病死的诸般苦恼。安住清净的所在,修习解脱法门,到于彼岸,故叫比丘。说毕,便乘空而去。太子听了这番开示,非常欢喜,便心想此是人天之中最究竟法门,我当立志修学,回到宫中禀白父王,要求出家,国王一听,得太子忽然提出要出家,心里非常难受,把太子搂在怀里说:我只独生一子,将来谁继承江山,故叫太子赶快打消念头。

“太子在安富尊荣的皇宫生活里,歌舞声色的浓艳环境中而能独具冷静的头脑,灼见无常的虚幻,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得到究竟彻底的解脱,是何等手眼,有理智的人类,谁不应这样具大丈夫作略,醉生梦死者能不愧煞。生老病死的痛苦,是摆在我们面前,人人知道不能免,却不肯预作解除计,在青春少年,尊荣逸乐的当儿,便能憬然省觉生死的大事,此大雄之所以为大雄乎?身在生死老病轮回劫难中的人们,还不急起自求解脱吗?”

太子那年正十九岁,却决意出家,父王涕泣不许,太子奏道:要我不出家也可以,只要父王保险我四件事,一、不衰老,二、不生病,三、不死亡,四、不别离,我就决不出家,那人世间所绝对不能避免的缺憾,净饭王那里能够得证和允许呢。忧虑之下,只好严密地看守着太子,外面派五百个力士严守四城门,宫门下了重锁,里面吩咐妃子宫女日夜分班陪伴太子,歌舞娱乐,不离其身,可是那里能够阻止太子出家的志愿。二月初八的中夜,月色明朗,太子一想到人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的痛苦,转侧不能入睡,索性不睡,一翻身便走了出来,见许多宫女,因白天歌舞太疲倦了,都熟睡得如木人,口涎鼻涕,说梦话,放臭屁,化妆色久,污秽不堪,彻观人身这个皮囊,里面满盛着粪尿脓血,太子心生厌恶,憾怪世人,却于这个不净聚(内厕所)妄贪淫欲!太子唤起马夫名车匿,把白马牵起来,车匿高声泣谏,要想惊醒宫人,无数宫人都鼻孔只管透气,人人不觉醒,只有妻子耶输陀罗,夜中醒来,见太子不在,觉得不妙,马上追了出来,见太子已在马上,大声哭劝,太子心中十分同情的告诉妻子说,你忘记了前世愿了吗,在过去我是书生,你是大官长者的千金,那时有古佛在灵山说法,我欲听佛讲经在路上我不知带什么去供佛,见你手拿六根莲花,我想购买,你问我买莲花干什么?供佛的。你心欢喜的说,我也是去听经供佛的,你劝我不要买,分三根莲花给我,去供佛。我你路上情投意合乃私定终身,那是我发愿曰:君要为我妻,愿世世修道,不可劝阻,那是你听了这个誓愿说,愿生生世世,夫唱妇顺,决不阻留。后来因花供佛,你生生世世面正,我得大丈夫端严之身。我现在要出家,你怎么劝阻我呢?耶输陀罗曰:出家后谁来继承王位,太子乃以马鞭指腹遂感怀孕,太子举鞭骑马而去,见有五百力士守着东门,首领哭曰:若放太子,我等命无。南门西门北门也复如是。天上四天皇帝知道圣人出家时到,乃各举白马一足,乘空而去,太子在空发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见父王。于是上帝感动,都来礼拜,太子出城后到天明时刻,走到阿拔弥问的深林,那是跋伽仙人苦行的所在,这里山林郁茂,寂静无声,太子心生欢喜,就停了下来,命车匿牵马回宫。在车匿跪哭不肯独自回去,连那白马也曲膝流泪号叫起来。太子劝曰:我要到处,已到,你且骑马回宫,我将珍珠巾子,璎珞太子冠,交你带回宫去,替我拜上父王,请父王姨母妃子们不要为我爱恋悲痛,我如在宫,岂能不死,终久是要分离的。而一死之后,永不再见了,我今来学了脱生老病死的法门,才能永不别离呢。如果说我年纪还轻,还不是出家的时候,要晓得求解脱生死的大事一觉悟就该勇猛的做去。越早越好,是迟疑不得的。人命无常,不论年轻年老,那死魔随时随地都能到来,一口气不来,便就隔世了。你去替我劝慰父王,待我得道之后,就要回来救世的,那时再来和父王相见,才真能永远相见里。车匿泣奏道:太子生长深宫,安享尊荣,今到山林,和可怕的荆棘虫兽在一起怎能受得住这个苦患险难呢。太子曰:我在宫中,虽能免有形的荆棘,却不能免生老病死苦的无形荆棘。那无常迁流的世间,才是苦患险难的所在,我今要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乐。说毕脱去宝冠,拔出宝剑,手自削发。发愿曰:我今依诸佛法,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那时来了一个猎人,身上穿着袈裟,手中拿着弓箭,太子问道,你等猎人,何穿袈裟。对曰:此者古佛法服。穿此兽以为我等乃慈悲不杀之人,可易捉彼。太子曰:我缺袈裟,愿以绸袍相换,于是僧相具足,车匿知是不能挽回,只得痛哭而回。

评:太子出家是为救度人类,断除苦本。那不是消极厌世。正是积极的救世。所以他入山修学正是为将来,自度度人的准备。好像教师,若不经过学生时代的努力求学,怎能教授别人呢?何况了脱生死的大事!如果没有深切真实的修证,便胡乱地救人,好比不会游泳的人而跳入水救人,其结果是同遭灭顶而已!

太子既遣车匿返宫,独自信步入林,寻访跋伽仙人,到了他们的住所,仙人们见太子端正相好,都肃然起敬迎了出来。太子进去坐定之后,很谦虚地请教他们修行之道,原来都是盲目苦修的‘苦行外道’,他们以树皮树叶草等为衣,不吃人间烟火食,只吃草木花果,以拜水、火、日、月、天为事,或一天一餐,二三天一餐等自饿,或睡荆棘尘土之上,或睡水火之旁,都是那些无益的盲修瞎练。太子问修之目的,对曰:求生天。太子叹曰:即使生天,福尽还堕,天道不免轮回,能有生死,真求生天,应广行五戒十善,这样的盲目无益的徒然自苦,那简直是以苦求苦了。太子默然不再言。仙人惊其出言不凡,乃问曰:难道我们所行非正道。太子曰:我所希求的是脱离生死的不生灭法,你们所求的,却在生天享乐的果报,何况修之不以其道,这般的开示但外道不觉悟真正解脱之道,太子住了一宿,次日拂晓,就要告辞而行,仙人们见太子仪容修伟,智慧深广,都要留他道:我等有何失敬不周之处,贤者忽要告舍此而去。太子答道:诸位所修是增长苦因,我所修学是断生死的苦本,为了所修不同,并非有所不周,当时有一位会看相仙人说曰:这位贤者,器宇隽拔,将来定成道果,得无上的智慧,我们不必再留,从此北行,有两位大仙,名叫阿罗罗和郁陀罗弗,可讨论修法,太子谢而去。再说王宫里,次日宫人醒来不见太子,又不见了车匿和白马,耶输陀罗昏倒在房门口,知道太子已经逾城出家,于是后宫闹的天翻地覆,王及王后闻消息晕绝过去。等到车匿牵马回来,大家都责骂他,车匿把大声哭泣宫人不醒、耶输劝阻,太子不听和天帝护法,一路上没奈何的情形及太子劝慰各人的话,诉说了一遍,把太子脱下的珍宝交奉大王和姨母妃子,诸人知道太子的志愿,非人力所能挽回,也就不和车匿为难了。净饭王毕竟是男子汉,一面劝慰王后及媳,保重身体,别太悲伤,一面为因爱子情切,却要亲自出去寻访太子,太子再三劝谏乃罢。乃派二位钦差奉了国王圣旨带领人马,追寻太子,到跋伽仙人苦行林中,进得林来,见过仙人,便问太子下落。对曰:太子在此一宿,因不合机,次晨即北行,寻访阿罗逻仙人去了。大臣便拔转马头不辞劳苦飞奔北行。刚到半路,遇见太子,在树下打坐,两钦差圣旨官,屏退左右向太子恭敬行礼,告坐一面,就把宫中情形告诉太子,劝太子回宫。对曰:我岂不知父王和眷属思情深切,但我为了断生老病死,恩爱别离的大苦痛,不能不这样做,应要知道我这样做和父母眷属只有一次病苦,待我成道后就可度脱他们,永离许多痛苦,真的永久可以会合。不然的话,我纵回去,到那生离死的当儿,迟早不是和他们悲痛离散吗。若不修道,今生是这样,来世又和另一班眷属硬生生凄凉悲切的别离,这样生生死死的痛苦,凄凄切切的离散,无穷尽的酸辛还不该急走断绝去了脱吗?假如一个聪明人从痛苦危险,肮脏急迫的所在逃了出来,已经到达永久清净安乐的地方,谁肯重返跳入秽苦中。若说我修行太早,殊不知人命无常,不分老少,随时可以死去的,定要等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再想回头,那就“船到江心补漏迟”了。两位圣旨官,别再劝说了吧,大臣道,太子之言,确也不错,然而修道也不必定要在山,回宫以后,也不令太子全废道业。何况有的说有来生和因果,有的说没有来生和因果,谁也看不见,说不定。又何必放弃眼前的安乐,而去希求渺茫的来生呢?或者说人的生死祸福,全由天帝所支配,怕不能强求了脱罢。还求太子同回王宫。太子叹道,因果轮回是世间实在的情形,生老病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苦痛,智者看到昼夜的轮转,寒暑的迁流,便当明白生死轮回的不虚。因果报应全由各人自作自受,天帝也是生死海里的众生,也逃不了因果律的至于了脱生死,是在各人的决心与努力,我所着手功夫,应该在山林中修,在我并不是希求来生的福乐,是要斩断生死的苦报,并且解除一切人的苦根。请你们回告父王,我若不修成道,决不回去,说完,便飘然北行,两人无法挽回,就挑选五人侍候太子,即五比丘,太子度过恒河,路过摩羯提国的京城王舍城,那国人民听说迦毘罗卫国太子出家到此,千万人竟来观看喧哗之声,闻达王宫。国王叫频婆娑罗王奇之,探子来报,太子已在灵鹫山,频婆娑罗王乃带领臣民,严备车驾,向灵山而来,此山为中最高,其形像灵鹫鸟故名。四方有四山围绕,山上花木茂盛,泉水清冽,太子端坐在大树之下大石上,王遥见太子相好威仪,不觉肃然起敬,礼拜于地。王说:我听说有人替太子看相,当做轮王,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太子为何弃了尊位,而苦恼的自放于山野荆棘之中,四方百姓都盼望圣王德政!现在我愿意让一半的国土给太子分治,或者全部让与,或者让军队给太子自伐别国。太子曰:大王的好意,使我感谢不已,可是我连转轮王位尚且弃若敝履,哪里会要大王的半国和全国,更何况去征伐夺取别人的国土呢。人生的老病死苦,不是任何高位厚禄所能免除的。痛苦自受无人可以相代。红尘中的五欲,正是陷人的深坑,比虎狼害人还要利害,虎狼害人,只害得一生的性命,贪染五欲,能害人生生世世的性命,因之受无穷的苦痛。处富贵尊荣的环境中,更易放纵恣肆,引起骄奢淫逸。自古英雄豪杰,为了争名夺利,费尽心机,只造得一身罪业,累得多少受苦,名利毕竟在哪里呢?所以我为了解脱生死的苦本,并解脱一切人的生死苦本,放弃虚幻享受,而求真实的解脱。希望大王以正法治国,使万民安乐,那是我感盼的了。说着就辞谢大王,要去寻访阿罗逻仙,频沙王合掌流泪曰:太子志向远大,悲愿恳切,我不再相留,惟愿早成道果,先来度我。于是默送太子不见影子,方才回宫。太子渡过尼连河后再行数十里,遇见两个外道,住在溪边问其所修,乃崇事梵天,拜奉日月水火为修行之法。太子曰:水不常满,火不久热,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不向清净湛明的心性上内究,如何妄向迁流变灭生死法中驰求呢?太子叹惜而离。太子行到阿罗逻仙人处,仙人迎了上去,安慰道,你来的很好,我已经知道你的经历,你能这样的抛弃尊荣及早觉悟是非常难的,现在可以安住在这,精勤办道了。太子听了,非常欢喜,连忙请问了脱生老病死的法门,仙人教他说,要断生死的根本,先当出家,住在上林寂静处修戒学定,于是把初禅四空定修法和境界详细的告诉他。而以非想非非想为究竟。以为入得这定,什么境界都没有了,将来上升此天,就是了脱生死了。太子知道还不是永断生死烦恼的究竟解脱,对他说,刚辞承教的法门虽然高超,可是仍有一个空的境界,仍是有我,而不是无我的,仍要下受生死的,倘能除去我及我想才是真解脱哩。仙人听了太子反开示,他很惊服,太子更问,仙人几时出家,现寿高少。答曰:十六出家,现寿一百零四岁,太子心想,他出家这样久而滞于偏空,所得还只如此,就要告辞而去。仙人见太子智慧明利,意志坚定,就勤恳地说:愿太子速成道果先来度我。太子再访迦兰仙人,他的境界也同阿罗逻相仿,便又辞去,太子别了二仙人去求究竟解脱的法门。

评:千里访道,竟无明师,可见正法的难闻。现佛亲将实验的正法留给我们,坐享其成,应该怎样的奋勉去学习,劝化人们,自利利他,才不愧为佛的弟子。


上一页: 031 正说 经题 正解经题 别题分释 佛 说 阿弥陀 佛说阿弥陀经 能杰法师
下一页: 029 正说 五重玄义 论用 三不退 判教相 正解经题 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佛说阿弥陀经 能杰法师
在线留言
全部评论(0)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