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鹿苑时(说四《阿含》)。”
第二是在鹿苑时所说的,有四种《阿含》经。
“鹿苑”:即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境内。此鹿苑时又称阿含时,称鹿苑时即是以地为名,称阿含时是依法义建立。
佛于第二时中所说的经典法门虽然很多,但都是在此处所说,所以就以处所立名。为什么叫鹿苑呢?《辅行》上说:“群鹿所居故名鹿苑。”据本生经所载:释迦佛行菩萨道时,曾现鹿王身……王说偈曰:“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汝虽是畜生,名曰鹿头人。以理而为人,不以形为人。”以此因缘名鹿苑。
佛在此地先为五比丘说四《阿含》。
“阿含”:此云无比法、法本、法藏等义。
“四《阿含》”:第一《增一阿含经》,主要说明人天因果,现在中文《大藏经》里有东晋时代瞿昙僧伽提婆法师译于公元397年的译本,有五十一卷,四十多万文字。所谓增一,即指经典内容,根据法相数目从一往上增,例如开始讲一字开头为数,一数讲完后,再讲二字开头为数的经文,这样一直往上增,所以称为增一。
第二《中阿含经》,是说明涅槃寂静的深刻佛教义理。《中阿含》也是译于东晋时代,与《增一阿含》为同一人所译,有六十卷,五十六万多文字。
第三《杂阿含经》,是说明各种禅定的修行方法等情况。《杂阿含经》在四阿含中属于最晚翻译的,有五十卷,四十八万多文字,译于南北朝初期,刘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求那跋陀罗法师在建康(南京)祇洹寺所译。所谓杂,即指其它三部阿含所不收的内容,全部摄归于此。
第四《长阿含经》,是破斥外道的各种执着,共有二十二卷,二十一万多文字。在四部《阿含》中,《长阿含》文字翻译比较流畅易读,译于东晋时代,佛陀耶舍和竺佛念两位法师共同所译,译于公元407—414年。
此四《阿含》总的来说,是全面解说无常苦空,以及如何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道理。
在南传佛教里,则有五部《阿含》的经典。汉传所称四部《阿含》,文字较长称《长阿含经》;不长不短称《中阿含经》;依据法相数目,每次增加一数,称《增一阿含》;以上文体方式皆有,并没被前三部阿含所录,都收摄在《杂阿含经》里,所以称为《杂阿含》。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