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次第 9
摘自《超越轮回修证次第》
播放:26
时长:52:57
更新时间:2021-09-07
详情介绍

辛一、说明数息的方法

1、行者此时,以平静的心态,把集中力放在鼻端上,小心注意吸气时,空气进入鼻孔的感觉,和呼气时空气离开鼻孔的感觉,尝试把所有的注意力完全地放在自然的呼吸韵律上,小心观察和感受空气的一出一入

2又专注于气息之上,从一数到十,令心专注而不散乱,若数不到十,名为数减,若超过了十,名为数增,或减或增,具非得定的方法,做到不增不减,才合于数息的要求,如果在数息从一到十的过程中,搀杂了其它念头,这数法就乱掉了。所以修数息法的方法,它对察觉散乱心的力量很明显,其中如数错了或以三为五,或以七为四等,就要丢弃原数,再从一开始。这样的数息随着功夫的深入就能得定。在数息中如果只是以一为数息,一是没有中间的,如果有其它念头生出来,就不容易察觉,所以如果只是以一为数息就不能除乱了。如果超过了十数,更有二个数法的生起,这就等于一心缘二事,就容易增加散乱,所以称为增。所谓数息,只是全神贯注地依息记数而已,不可多取数字,若息多的话,就会造成气满腹胀,身体急躁,坐也不安。

3、又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但集中精力不放在鼻孔的呼吸上,而是放在腹部的一起一伏上,腹部一起一伏,数一,再起再伏,数二,数到五或十再从头数起,也能得止。

辛二、说明数息方法的转变

随着行者数息的进展,气息就会慢慢地平稳而微细下来,甚至觉得没了呼吸,此时行者如果继续以数息为修持方法,就告诫自己说,人一定有呼吸的,没有呼吸就是死人了,这样的告诫后,息相就行现前,然后依息相继续修止。行者如果不以数息为修持方法了,甚至心中生厌了,这时就应当放弃数息,采用随息,令气息自然出入,随着行者随息的进展,心就会慢慢地沉静下来。此时可舍弃随息,令心安然静止。若行者感到心中昏暗,此时就应用念三宝光明等来照破、息灭心暗。若行者感到心念浮动,就应该舍弃观照,再用数息或随息、止息等,这就叫做还息门。如心不驰荡,神清寂静,这就叫做净门。行者若能这样,方便善巧地调制自心,就容易入定了。


己二、修止所证得的位置(分四)

以上的修法,从最初的开始一直到欲界的最高未到地定,分为四种层次。

  庚一、第一粗住心(分二)

即指行者因为前面种种的修持,此时的心就慢慢归于静、虚、凝聚于一处,不再攀援外在的五尘,思虑于五欲,粗略地使心安住在所缘上。此时就称为粗住心。此粗住心详细来说可以分为前后二层住心来说明。

辛一、前粗住心又称为内住心

即指修持前面四种前提,二十五方便,基础打好之后,并明白修止的方法,随顺所听闻方法,让心向内住于所缘境,所以又称为内住心。《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卷中说:“摄敛其心不向外攀援,令住其内之所缘境;离内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故名内住。”

“摄”,指抓住它。“敛”,指约束它。“系缚”,即绑缚。要修止法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才能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现在用摄敛系缚四字,就表示初机行者修止法时要特别努力才可以,才能达到不散乱。又《瑜伽披寻记》中说:“在修内住心时,由念增上力,故能防护其心。”但此防护其心,仅只防护前五识不缘外五尘;第六意识所缘的法并不在内的。所谓念,即指忆念。内心的记忆力对所缘境,明记不忘,不要让一念心跑到外面五尘上。所谓的“内住”,简单来说即初机行人,这时候选择身上一部位,作为所缘境,把这个心从缘外面的五尘上抓回来,安住在所缘境上,就是内住心位了。行者安住在所缘境上时,此时就会感觉内心的分别杂念,如同瀑布急流。这就是第一步刚刚能识别内心的妄想分别相状。古德云:内住者,从外一切可乐可悦之境,收回其心而内住于已经抉择决定之所缘上是名内住。这时只是摄得外驰之心,暂住所缘的时间和力量都不长久。


上一个:修禅次第 10
下一个:修禅次第 8
全部评论(0)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