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般若时。”
第四般若时,是从经题来建立名称的。“般若”是梵语,此云智慧,但是般若比较尊重,智慧易同于世俗的概念,所以不翻,在佛经中,仍称般若。根据惯例,即指五不翻之一(五不翻,即指梵语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况不予翻译:一、秘密不翻;二、多含不翻;三、此方无不翻;四、顺古不翻;五、尊重不翻)。
为什么方等后说般若呢?因小乘之人,虽破我执,法执犹存,为荡其执见,所以转说般若之法。般若讲到空时,说我空、法空、空空,能令学者除一切执着。般若时讲些什么经呢?
“说《摩诃般若》”
《摩诃般若》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秦罗什译有三十卷。摩诃是梵语,此云大、多、胜,属于多含不翻。
“《光赞般若》”
《光赞般若》全称《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卷,西晋时竺法护所译。“光”:即指光明。“赞”:即指讲说。如本经中说:当时释迦世尊伸出他的舌头,全部覆盖住一佛所化之国土,又发出无量无数的百千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些光明之中,自然而生金色莲花,每朵金色莲花,都有很多佛在讲说这部经书。所以称为光赞般若。
“《金刚般若》”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略称《金刚经》,有六种译本。平日所念的《金刚经》,即是罗什所译。《金刚经》是从比喻上而立名的,即指在金属中,最具精密、坚利性质的钢。它能断除一切物,一切物很难断除或毁坏它,以此比喻佛说的般若法门能断除一切烦恼和疑惑,也称为《小品般若经》,是属于《六百般若经》中第五百七十七卷中的内容。
“《大品般若》”
又称《新大品经》,二十卷,罗什译,系大乘佛教初期说般若空观的经典。
“等诸般若经”
般若经除上述之外,还有《仁王》、《天王》、《文殊问般若》等经,所以用“等诸”作为指替。
“五、法华涅槃时。”
第五,即说《法华经》和《涅槃经》的时期。把佛所说二经合为一时,是因为智者大师认为二经内容相同,义理相合。《法华》如破大阵,而《涅槃》如拾残余,必须二经合并,才能畅佛本怀。所以第五法华涅槃时,也是属于依经立名。
为什么般若之后说法华涅槃呢?因为二乘根性者,经过般若会上,领知法门,去除执情,知道自己必能成佛,佛才“开权显实”。开前四时之权,显法华一乘之实;又“开迹显本”,开今之事迹,显久远已成佛之本。所以《法华》是究竟的极谈,但又考虑横乘之机没有听到前之经教,所以于涅槃会上,再提示前面四教教理,加以开显。因此《法华》、《涅槃》合为一时,同属醍醐味。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本经说的是什么法呢?此法即指十界十如之法,都依心法、佛法、众生法三法,来显示它的妙义。“妙”:即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法华经》中所说的权实、本迹、十界十如是等法,都是最高、最胜、无上的法门,至极微妙,不可思议,所以称为妙法。 此“妙法”不易解悟,所以用莲华为譬喻而作说明。
《集注》中说“妙”:名不可思议。“法”:就是十界法、十如是所包括的一切假名安立的权巧法和究竟的真实法。“莲华”:即是譬喻上面所说的权巧法和真实法的一切诸法。
《涅槃经》全称《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凉时昙无谶译。《涅槃经》是扶律谈常教,即指扶持戒律,谈论真常之理。“常”:即真如自性,指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佛灭后,若无戒律扶持,佛法难以流传,所以要用扶律谈常教理住持正法。《涅槃经》的常住道理和《法华经》同一意义,同居第五时醍醐无上法味,因此智者大师判与《法华》同,故称法华涅槃时。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