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序文部
《四教仪》缘起
“《四教仪》缘起序”
作者:明朝天台宗真觉法师
真觉法师:为天台宗第二十九代祖师,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卒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世寿五十三,江苏昆山人(现在苏州市东部),俗姓王,中年出家,依止天台山二十八祖千松明得大师学习天台教观。嘉靖四十二年(1564),于天台山致力于天台三观十乘之学的研究,阐释性具妙旨。曾长期居天台山智者禅院讲天台教观,判《楞严经》为方等实相,著有《楞严百问》行世,为纪感师恩,自号百松。
这篇缘起序没有落款是真觉法师所写,怎么知道作者是他呢?这是采取现代台湾会性法师的说法。据他考证,在《大正藏》和《卍字藏》中,有这篇序文,而且有名字落款,写“明万历九年冬沙门智觉于净业堂校梓”。智觉只是真觉的误刻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大正藏》与《卍字藏》除这篇序文外,后面还有冯梦祯居士的序文。冯梦祯是万历年间的状元,赐封太子保官位,对佛学很有研究,他在《刻天台四教仪引》中提到自己建立净业堂,掩关修行,当时有位真觉法师从武林来送一部天台教部,介绍给他看《天台四教仪》,希望翻印流通。因此写《刻天台四教仪引》等序文,所以这篇四教仪缘起是真觉法师所写。
“《四教仪》缘起”是说明这部《天台四教仪》法本是怎样的因缘而来的,包括对它的流传经过等情况都作了详细说明。所以称为“缘起”。下面随文说明。
“宋修僧史,僧统赞宁通惠录云。”
“宋”:是宋朝960—1125,指北宋。
“修僧史”:是当时专门负责编写出家人史传的人。
“僧统”:是当时管理僧人的僧官职称,始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后为北朝几代统治者所效仿。隋唐二代有沿袭也有变革。到元代后,即废弃不用。
“赞宁”:(919—1001)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宋清泰初年入天台受具足戒,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专习南山律,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当时有安鸿渐,文词敏聪,好喜嘲咏,一日街行,遇赞宁与数僧相随,鸿渐指手嘲笑说:“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声说:“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当时让众人佩服法师的文才过人。鸿渐所指,是从郑谷的诗中有句“爱僧不爱紫衣僧”而来。郑谷,唐末诗人,卒于五代。
赞宁法师在五代时,为吴越王钱俶所敬。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末有五代十国,浙江省当时称吴越国,分浙东与浙西。吴越国的创始人钱鏐(850—932),杭州临安人,唐末跟石镜镇将军董昌镇压农民反抗军,任镇海节度史。乾宁年间,击败董昌,占有两浙十三州,后梁开平初年初封为吴越王。自吴越王开始(907)传了五代,最后一代即是钱忠懿王钱俶,请赞宁为两浙僧统,赐“明义示文大师”号。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