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此经具四教,与前方等部具说四教,为同为异?”
问的人说:这部《涅槃经》中,藏通别圆四教具谈,和前面方等会上的四教并谈,是相同还是有差异的呢?
《法华玄义》卷十说:涅槃会上追说追泯四教,方等会上正面开发四教,别教又具有四种教(十住之人修生无生教,十行之人修无量教,十回向人修无作教,十地之人证无作教),这几者之间怎样区别呢?
回答说:涅槃会上所说的四教,每一教都能证入佛性常住的一乘妙法。而别教所阐明的是次第修行的方法,开始不知道佛性常住的道理,后来才能明白。方等会上所说的四教,藏通二教的修行人保守自己所证得的果位,所以此二者还是不能明白佛性常住的妙法。
“答:名同义异。方等中四,圆则初后俱知常。别则初不知,后方知。藏通则初后俱不知。涅槃中四,初后俱知。”
回答说:四教之名,虽然相同,但四教中所说意思是有差别的。怎样不同呢?方等时的四教并谈,若属圆教根性,从初到后,都能知道佛性真常之理。别教根机,开始不知道,到了初地以上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后,才知道证悟佛性真常之理。藏通二教从初到后,始终不知佛性真常之理。《涅槃经》所说四教并谈,经过法华开显后,从初至后,没有一个不知佛性真常之理,这就是相互不同之处。
《集注》云:这是涅槃会上所追说的四教与方等会上所说的四教进行对比讨论。二者之间,名同义异者,即指四教名同而其中知常不知常,于此有异。
又《摩诃止观辅行》卷三说:别教亦知道中道之理,现在说他们不知道,是指藏通别三教不知圆教的中道义理。如《法华玄义》卷四说:“别教之人到了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时,就能知道佛性的常住。”这只是指“但中常住”而已,到了初地时才知圆教中道之理,所以说“后”方知。
说藏通二教初后俱不知者,《观音玄记》卷一说:凡是说到别教和圆教初不知后方知或者初后都知道佛性常住的,是指知道人与法不可以灰身泯智,而生断灭的知见。藏通二教不能这样,所以说此二教不知道佛性的常住。至此“法华涅槃时”说竟。
附 小 结
以下内容又称为料揀时味。料揀二字有三层意思:一、指分别:即分别文中内容道理使令清楚。二、释疑:即解释疑问,如文中所说道理,若有问题疑问,加以解释。所以料揀的文字内容多是假借问答方式释疑。三、选择:即揀择,哪种该用,哪种不该用,例如有问题须解释时,该选择哪一种。
以下的料揀时味,即指配合化仪四教所说的五时,以五时对化仪四教,也借《涅槃经》的五味来比对五时,为什么要用五味对五时呢?所以需要料揀。
“问:将五味对五时教,其意如何?”
问的人说:将《涅槃经》五味对五时,分别化仪、化法四教的用意何在?为什么要借涅槃五味对照五时呢?
“答有二:一者、但取相生次第,所谓牛譬于佛,五味譬教。乳从牛出,酪从乳生,二酥醍醐,次第不乱,故譬五时,相生次第。”
回答说,用意有二种,第一、即指取五味相生次第,对照五时教法的相生次第。如牛乳出自于母牛,乳制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炼成无上醍醐。这样的次第不乱,来譬喻佛也是这样。从佛生出十二部经典,再出九部修多罗,再出方等经典,再出般若教法,再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这样以五味譬喻对比五时教法,始出于佛,所以以牛譬佛,以五味譬次第相生的五时教法。
《释签》卷二说:这五味与五时教法,次第相生的文字根据,出之于《涅槃经·圣行品》。此即从教法的相生而取五味相生譬喻而说明。这里只是假借五味次第,说明佛应机说法因众生根机而有次第,否则不能应机,所以有相生次第的存在,并不是说华严提升出阿含教等。
“二者取其浓淡。”
第二是取五味的浓淡。借表小乘根性闻法转变的情形。即指约小乘人所得的利益,借五味浓淡加以说明而已。
以此可知,五味相生是依据教法本身的譬喻说明,浓淡是依据根机得益情况而譬喻说明。故下文说:
“此则取一番下劣根性。所谓二乘根性,在华严座,不信不解,不变凡情,故譬其乳。”
依据根机来说,这里即指那些最下等的钝根人。那些声闻和缘觉根性者,须经五番陶冶,才能成就,因此虽然在华严法座参加法会,却如聋如哑,不能信入也不悟解,凡夫情见依旧不改,所以把这时期的根机譬喻为乳味,如刚挤出的牛奶,味道很淡,还没提炼一样。
《止观义例》说:“五味只是比喻如来一代时教的浓淡深浅”。这是因为经典中的文字虽然明显地表达了相生次第,但这些所代表的还是教法深浅的问题,以此来比喻涅槃会上所说的教法是殊胜圆满的,这是从教法本身的角度来说明浓淡深浅。而现在这里从教法本身来说明相生次第,从众生根机的角度来说明浅深的不同,是为了能够容易了解才这么说的。实际上,从众生根机和从教法这两个角度来说,都具备了次第相生和浓淡这两层含义。
二乘人为什么不信不解呢?这是因为不是他们的思想境界所能够理解的缘故。如《垂裕记》说,手是用来接受物品的,表示由于信心的力量能够接受一乘妙法。二乘人听不懂这样的微妙之法,又怎么能够生得起信心呢?
“次至鹿苑,闻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修行,转凡成圣,故譬转乳成酪。”
次至鹿苑(阿含时)听到了佛为他们说三藏教法。这些声闻乘和缘觉乘根性者,依如来教法而修行,转凡夫为圣人,断除三界见思烦恼,声闻人证罗汉果位,缘觉证辟支佛果。既然得到法益,味道就比较浓。所以把这一阶段譬喻成转乳成酪时。酪味较乳浓厚,喻第二阿含时,二乘人得藏教利益,所以称藏教时为酪味。
“次至方等,闻弹斥声闻,慕大耻小,得通教益,如转酪成生酥。”
二乘根机者,到了第三方等时,听闻大乘之法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之理后,就生起了仰慕大乘之心,觉得自己修小乘法,仅证小乘声闻果位很可耻,因而发大心修菩萨道,得到了通教的利益(通教是三乘共法,正化菩萨,旁化二乘)。此时正如转酪成生酥,味道更浓了。据此所以譬喻方等时为生酥味。
《释签》卷六说:“二乘人在方等会上受到了批评呵斥,佛用赞叹大乘教法的方法使其感到自鄙,就是生酥味的利益表现。”《辅行》上说:“这只是从学人的内在思想境界来说,得到了通教的利益。”
“次至般若,奉敕转教,心渐通泰,得别教益,如转生酥成熟酥。”
到了般若会上时,二乘人奉佛敕令,把所听到的般若教理,转而教导初学菩萨,因而二乘人的心逐渐通畅泰然,知道了大乘佛法的好处,去除了法执,得到了别教的利益(别教是大乘不共法,属菩萨法)。所以般若时教和人都譬如转生酥成为熟酥阶段。
般若会上,为什么说二乘人此时“心渐通泰,得别教益”呢?这是因为到了般若会上,二乘人不再像以前方等会上听到大乘法而自卑得痛哭流涕的样子了;又因为此时已明白了大乘教法,从其内在的思想境界来说,就已经成为别教的人了。这也显示了二乘人在佛说《法华经》之前,重要的思想观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其内在因受到大乘佛法的熏陶而产生的利益已经存在了。所以说是秘密得到了别教的利益。
“次至法华,闻三周说法,得记作佛,如转熟酥成醍醐。”
在法华会上,这些二乘人听闻了三周说法的内容。
“三周说法”,即指《法华经》前半部迹门的内容。
一、法说周:是为上根利智之人而说,开除了三乘权巧,而显示一乘真实的教说,以舍利弗为代表而领悟。
二、譬喻周:是为中等根机的人而说。最初允许三车是施权,后来赐于一大白牛车是显实。使之了悟一乘之理,这时候有迦叶等四大弟子为代表而领悟。
三、因缘周:是为了下等根机人说的,说他们宿世为大通智胜佛前之一乘机种,使他们了悟宿世久远之机缘而得悟。这时候有一千二百声闻弟子领悟,得到了佛给与他们的作佛授记。
“授记”:指佛为弟子们先授以成佛的记别,如将来什么时候成佛,国土怎样,住世多久,弟子多少等。此时的二乘人以及他们所接受的教法,都犹如熟酥转成了醍醐。醍醐味最浓,表法华会上,佛度生的大事因缘已经圆满,已畅佛本怀了。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