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五、对治恶业障法(分三)
辛一、对治昏沉暗塞障
对治昏沉暗塞应该修持,观应身佛的相好为所缘。行者在定中,先取三十二相中,随便哪一种相好,闭目而观,如果心中昏暗迟钝观想不成,应当对一尊美好端正庄严的佛像观看了之后,一心一意把取来相,作为所系缘境而入定。如果不清晰明了,就争开眼睛再看一次,首先记在心,再闭目一心系缘而修,像这样的观修,取来一相观修明了之后,再次第遍观其他相,让自己心眼观想的清清楚楚,就能破除昏睡沉暗的心了,而这样一心忆念观想于佛,就能灭除很大的罪障。
有人问说,如果只是取观所缘的相,清楚分明就能够破除昏沉暗蔽的,为什么不采取,作九想观白骨等观法?
回答说九想观、白骨观,只是生死不干净的身体,除去罪业的力量很微弱,所以不是对治昏沉、暗蔽的方法。
辛二、对治恶念思惟障
对治思惟恶念,应该要观修念报身佛观。怎样称是念报身佛观的修法呢?即行者在定中提起正念之心,一心系缘佛的十力功德,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圆满普照十方法界,恒常寂灭湛然不动。普遍地在十方法界现出妙色身,利益于一切众生功德无量,不可思议。这样的一心系念,就是对治恶念思惟的方法。为什么呢?这系念佛的功德是从殊胜的善缘法中而生起的心念,而恶念思惟是从恶法恶缘法中而生起的心念,以系念佛的功德善法,就能破除恶缘的法了。所以要系念报身佛作为对治。譬如丑陋笨拙的人,在端正有大智慧的人中,就会生起自鄙羞耻,这恶念亦是这样,在善法心中就会羞耻惭愧,恶念就自然息止了。行者能一心系缘佛的功德,念念心中就能灭除一切业障了。
辛三、对治境界逼迫障
对治境界逼迫的方法应该要修念法身佛观,念法身佛就是观照一切法性无不平等,不生不灭,也没有形相颜色,空寂无为。一切法既然是空寂无为的,无为之中本来就没有什么境界可得,什么是境界逼迫的相呢?行者在定中知道一切所呈现的境界,本来就是空的,所以观修法身佛就是对治境界逼迫相的方法了。
如果境界逼迫来的时候去系念三十二相,就不是对治的方法,为什么呢?这人还没有系缘三十二相的时候,已经被各种出现的境界所恼乱了。这个时候如果再去取三十二相作为所缘境,大多数情况,行人就会因此着了魔道心生狂乱。现在观一切法性本来空寂就能破除各种出现的逼迫境界。一心系念法性佛,功德无量,就能够除灭深重的罪业。用念法身佛去对治境界逼迫的障碍,意思很清楚了。以上略说十五种对治相,只是说明对治的道理。哪种烦恼病,应该用哪种法药作为对治,具体修法要在下面再详细说明。
己二、说明转治的方法(分二)
庚一、说明原因和方法(分三)
怎样是转治呢?《大智度论》中说,贪欲之人教修慈心,多嗔之人,作不净观,掉散心中,教令用智慧分别,如果是这样就称为转治,如果不是这样,就称为不转治。这转治和前面所讲的对治,刚好是相反的。现在说明转治情况分三。
辛一、病转法亦转
怎样是病转法亦转呢?如前面对治的法中来说,贪心多的教修不净观,观心修成功了,看见一切都是不干净的,因此厌恶自己所面对的一切境界,就会生起嗔恨心。如过去比丘学修不净观,修成功后,就顾人杀掉自己。修不净观的时候,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形,就应该转修慈悲观,以对治修不净观所引起的厌恶嗔恚的心理,这就叫病转法亦转,也叫做药病俱转。虽然是这样的解释,如果仔细推寻追究,还是没有完全符合教法的本意。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