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此四前提法,义通大小乘一切修法,虽然名为四前提,但也可以直通最后境界。在修的过程中或发禅定、或开智慧,或根据每人善根不同,或发不发也不一定。而所发禅慧之相,如后说明,这里只是作正修之前的所需而说明。
修前面四前提的目地就是为了,忏罪集福,聚积资粮,有不愿修解脱道,希得人天福报的人,可以一生依此修行,定能获得圆满的果报。如果要修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人,为了证得止观的成就,在修止观前的预备条件还要遵守内外两种方便,所以智者大师说:“行者若想安心修习,就必须要知道修行禅法的善巧方便。”
修行禅法的善巧方便,分为二个部分来说明,一、外方便,即指未得定之前的修行用心方法。
二、内方便,即指已经得定的过程中修行用心方法。这二种都称为方便,就是善巧修学的意思。这二者虽分为内外二种,实际上外方便也有通定内之用,内方便也有得定外之用。现在是作通常而说,才分为外方便和内方便的。
下面就根据修定之前必须要具备的二种方便,予以详细说明,先介绍第一种外方便修法:修定前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二十五种方便法。
外方便法,总共分为五大类,第一具五缘;第二诃五欲;第三弃五盖;第四调五法;第五行五法。这五种外方便法,每一种又各分为五种,合起来总共有二十五种外方便,都是属于初修禅定时的用心方便。
第二章、 定前基础(二)二十五方便法
第一节 具五缘(分五)
分为:1.持戒清净;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5.亲近善知识。这是修习禅定的第一类必备条件,所以称为具五缘。智者大师在从《小止观》中说:“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下面根据《小止观》《次第止观》的法本,次第介绍具五缘的内容。
甲一、持戒清净(分二)
乙一、说明持戒(分四)
为什么要持戒清净呢?佛在《遗教经》中说:“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戒有三类,一共居士戒;二共声闻戒;三大乘戒。行者可依据各自的身份,相对应的遵而修之。《小止观》中说:“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此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亦可染著。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所谓持戒,持是护持的意思,受了佛教禁戒之后,要一心一意,恭敬谨慎,不令毁犯,犹如护持水上的浮囊。小心翼翼,这就叫做护持,亦如“持油钵”典故所喻,绝无放逸,就叫做持戒。
所谓犯戒,犯即违反的意思。受持佛戒,原来是为了出离生死,解脱缠缚,现在遇到恶缘,不能自控其心,中途违反出离生死,誓求解脱的誓愿。无论是严重地违反,还是轻微地违反,都叫做犯戒。
佛教中的戒律,从凡夫到成佛,总共有十种,经中说“唯独佛一人,具足清净戒,其余一切人,皆名破戒者”。可见持守清净戒法的不易。行者要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地修行,令清净功德不断增长。若不然,就很难发起世间清净禅定。例如行者能持世间清净戒,就能发起世间清净禅定。若破世间清净戒,则会障碍世间清净禅定。持守出世间戒,及持守出世间最上乘戒,则能发起相应的禅定,破出世间戒,及破出世间最上乘戒,则覆盖相应的禅定发起,它的情况大致是这样。
暂无信息!